Tuesday, December 4, 2012

女人何苦为难自己

       十个孩子,对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来说,这是福气。屋里人气旺盛,孩子笑声连连,让人羡慕不已。十个孩子,对于一个小康之家,这是命运。俩夫妻整天就为那十张嗷嗷待哺的小嘴劳碌,让人感叹。十个孩子对于一个单薪的中下家庭来说,这是苦上加苦。孩子在万般物质匮乏下生活,让人心疼。
        有个家庭,为妻的为了心爱的丈夫诞下了七个孩子,当时的一家之主拥有大学学历,拥有一份相当不错的白领工作,薪水也蛮高,养妻活儿不是问题,一家乐融融。七年前,男人被公司裁员后,这好景不再有,天伦因此变色。
        从此男人呆在家里,而女人却扛起养家的责任,出外工作赚钱。养家的男人变成住家的男人,不但志气消失,连骨气也荡然无存。他竟乐得靠朋友的接济过日子。这男人整天在家好吃懒做,好心人帮他找到一份约3000令吉的工作,他也不屑一顾。他认为利用众人对孩子的同情心得到的施舍会更可观。这男人的丑陋觜脸表露无遗,令人憎恶。但孩子是无辜的,所以施舍陆续有来。
        在这种情况下,看见自己枕边人这般嘴脸,多少也会感到愤怒和羞耻。令人费解的是这女人竟然在这样的环境下,还多生了3个孩子。7个加上3个,整整10个孩子,丈夫不做工在家,女人要赚钱养家,这种日子怎么过?
        女人要忙里要忙外,到处张罗孩子的生活所需。所以也接受别人的救济。孩子的物质,尚且可靠别人的救济和帮助,但孩子的教育费?女人当初怎么没想到这一点。再看看那不像样的枕边人,你怎么扛得起渐渐成年孩子的教育费?
        最后,女人铁了心肠,拖着十个孩子离开了那好吃懒做的丈夫过新生活。。在朋友的协助下,另觅住处务必不让那臭男人找到。从此,女人身兼多职,即孩子的爸和妈,孩子的司机。而家务就一概由年长的孩子负责。离开男人的日子,让年长的孩子乐开怀,因为他们都不耻爸爸的行为,但却让年幼的孩子想起爸爸来。
        女人夹在年长和年幼孩子之间,立场渐渐动摇起来,最后还主动和那不事生产的男人有联系,理由是年幼的孩子不能没有爸爸。我想请你扪心自问,是你不能没有这个男人,还是孩子不能没有爸爸?当初你既然做出这样的决策,就应坚持到底,年长的孩子们会以你为傲。你现在却出尔反尔,把新生活打回原形,年长的孩子怎么看你?难道你可以无视他们的感受吗?
        我想说的是,不要因为你是女人,你就认为这是女人的宿命,只好认命,更不要做个笨女人,一生只为男人和孩子而活,忽略了自己的存在。女人何苦为难自己,婚后的女人也应有生几个孩子的自主权,不要一味对男人千依百顺,硬把男人应负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扛,现代女人应该活出自我,为自己设计更美好的人生。

Friday, November 30, 2012

为人父母者变了

        近十年来,国内外的旅游业如雨后春笋,蓬勃发展起来,皆因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     了,更注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。一家人携老带幼浩浩荡荡地出门旅游,不管是近在国内,或远至国外,人们都非常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。有些父母秉着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的信念,带着孩子出门旅游,以开拓孩子的视野,让他们见识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,丰富他们在课本以外的知识。
        一些航空公司更在旅游淡季推出廉宜机票,吸引更多人加入游客行列。所谓旅游淡季指的是学校假期之外的日子。由于航空公司推出的优惠机票, 让爱旅游的父母趋之若鹜,为了抢购便宜机票,也不管是上课日,早在几个月前甚至一年前便策划旅游行程,以便一家人可以出门旅游。于是孩子在上课日,领了父母的圣旨,向学校请假旅游去了。为了省下几十或几百零吉的淡季旅游而旷课数天,是小事一桩。因为孩子没跟上的课,回来可以恶补;没做的课业,回来可以补做。若是旅游日遇上考试这件大事,竟有父母要求校方为孩子安排补考。校方不允许的话,考试可以不考,但旅游机票早已定购,不可不去。
        这种为了旅游而旷课的现象,越来越常见,也让为师者倍感无奈,我想问一问这些为人父母者,孩子的学业重要,抑或旅游重要?你们有没有察觉到为旅游而旷课的举动背后,你们正灌输孩子们玩乐为先,学业为后的观念?为人父母者不是应该教导孩子尽学生的本分,努力学习,没必要或紧急事件,决不轻易旷课吗?父母怎么成了这种风气的始作俑者,教唆孩子旷课?
        我既为人师,也为人父母否决这种做法。我没办法接受为了这些廉宜机票,要孩子旷课去旅游的决定,这是本末倒置的教育方式。最后,我想说的是,为人父母者在这起事件上有必要检讨一下,别为了这些廉宜机票而养成孩子以玩乐为主的错误观念,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啊!

Tuesday, May 29, 2012

妈妈的电发院

        妈妈的电发院于六十年代初开始营业,但却有一个非常时髦的名字,它就叫摩登电发院。(取自modern一词)。当时电发院在江沙这小镇是数一数二的电发院,我妈即人称阿蓉姐更是无人不晓。只要提起摩登,人人就会想到阿蓉姐。摩登电发院除了我妈,身边有好几位学徒帮他。
        妈妈的电发院其实就是坐落在我家客厅,所以我的家的门户永远都打开,欢迎顾客光临。我家除了两个睡房外,就任由顾客们穿梭其中。幼年时期的我终日就混在女人堆里,电发院里的长凳也是我睡午觉的地方。我看着妈妈及学徒姐姐们为顾客作发型时笑谈风声,交换各方面的心得。总而言之,我家就是异常热闹,门庭若市也不过如此。胎教加上环境之下,我和姐姐也在妈妈的指导下学起洗发,剪发和烫发的技巧。
        我家电发院的生意是好得不得了。有时,某些顾客等得不耐烦,就会捉我这学艺未精的小不点帮他洗头。当时的我大概小学三,四年级,难得顾客不介意,妈妈也不怕我砸了它的招牌,还乐得让我吸取经验。但个子矮小的问题该如何解决,结果我妈就叫我穿着她的松高鞋上阵洗头。
        电发院的顶峰期是周末,及佳节前一个月,所以我妈妈和学徒姐姐们会从上午九时到晚上九时,有时还会超时。尤其是周末,我家还会上演抢人手的好戏。冰水档人手不足,就会往电发院捉人,我和姐姐就是目标人物。而我会比较抢手,因为姐姐的烫发,洗头的技巧比我更胜一筹,所以她就顺理成章留在电发院。后来,也是姐姐尽得妈妈的真传,她还青出于蓝,但她拒绝继承妈妈的衣钵,理由是这一行太缠身。幸亏妈妈是一个思想开通的人,也任由姐姐选择自己的人生路。
        而我这个小女儿,怎么却走进了一个与电发院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?原因是我家的电发院有好多在小学,中学任职的老师光顾。他们的身份从顾客变成朋友,和我妈无所不谈,所以我们兄弟姐妹在学校很乖,就是怕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会传到电发院来。他们知书达理,假期多,家庭工作又能兼顾,让我妈羡慕不已。所以从小,妈妈就不断帮我和姐姐洗脑,叫我们立志做老师。姐姐很早就不听她的曲调,而我就中了她的招,最后让他的心愿实现。
        80年代时,电发院里的学徒姐姐都纷纷嫁人,离开了摩登电发院。再加上男女发型屋纷纷林立,年轻人不会来摩登电发院,因为阿蓉姐不会剪庞克头。所以电发院不再招收学徒,店里除了妈妈,还有一个妈妈的同行老友——珠姐撑起大旗。而姐姐和我则是在闲暇时间帮忙。这时候,电发院的日子就比较悠闲,不会忙得昏头转向。
        没几年,珠姐退休,姐姐也出外工作,电发院只剩阿蓉姐上演独角戏。这时候的摩登电发院是我妈妈打发时间,和老顾客叙旧的私人空间,不再是赚钱养儿的地方。
        现在的摩登电发院,已被年轻一代的江沙人遗忘了,只因摩登电发院的灵魂人物-----阿蓉姐已离去,留下的是老一代人对它的回忆。对我而言,摩登电发院是我的记忆宝库,它成就了我的事业,丰富了我的人生。